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

来源:赛尔网络 时间:2025-10-30

0

2025年10月29日,第四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。本次大会以“积厚成势,智启新程”为主题,由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专家委”)主办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、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、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承办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赛尔网络有限公司、阿里云智能集团等单位协办。大会设置1个主论坛、教育科研等3个平行分论坛,来自政府部门、基础电信企业、设备制造企业、互联网企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0余名嘉宾参加了大会。

中央网信办副主任、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,北京市副市长穆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专家委主任邬贺铨主持开幕式。

来自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杭州市委网信办、华为、赛尔网络、阿里云智能集团的多位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,分享了在IPv6创新发展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。

王京涛在致辞中表示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,2017年以来,中央网信办会同各地区、各有关部门统筹部署、协同联动、多点发力、多措并举,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,成果丰硕。IPv6用户和流量实现跨越式提升,端到端全链条升级改造成效显著,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持续完善,有力赋能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,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。截至2025年9月,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8.65亿,在网民中占比达77.02%,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9.02%,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30.63%。“十五五”时期是IPv6发展夯实基础、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,要强化创新引领,进一步激发IPv6发展的内生动力;要深化融合应用,进一步拓展IPv6发展的广度深度;要完善产业生态,进一步优化IPv6发展的良好环境;要筑牢安全屏障,进一步提升IPv6发展的治理效能。

穆鹏表示,北京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,全面推进下一代网络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,一是强化高位统筹,发挥首都示范引领作用,率先实现重点区域、重点领域创新突破;二是强化协同联动,市区政务网络已全面支持IPv6,海淀、朝阳、经开等区以点带面实施IPv6全覆盖,教育、国资等重点领域深化部署应用;三是强化创新突破,加快推动IPv6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,全面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北京将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优势,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IPv6产业集聚地和创业策源地,坚持首善标准,筑牢网络基础设施根基;坚持创新引领,激活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;坚持生态协同,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体系。

邬贺铨院士发表了《智能体驱动IPv6创新》主旨演讲。邬院士在演讲中表示,智能体技术是IPv6创新的新起点,将重新定义IPv6能力,助力IPv6业务感知、服务发现,支持IPv6网络智能运维,强化IPv6网络安全与韧性,推动“IPv6+”发展迈入新阶段。IPv6相较IPv4更适配智能体的联网应用,能有效促进智能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。同时,数字化转型与新业态兴起、AI时代到来的交汇,对IPv6发展提出新的挑战,也为IPv6创新开拓广阔空间。

成果发布环节,与会各方共同见证了中央网信办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“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”的经验和成果,8个重点城市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同比增长63.14%,移动网络IPv6流量平均占比同比增长12.37%。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及第二批8个重点城市相关领导,共同启动“第二批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”,深化关键环节升级改造,带动全国IPv6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。

会上还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“网络去NAT”专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。

大会现场,专家委主任邬贺铨院士与副主任钱德沛院士,代表专家委共同发布《中国IPv6发展报告(2025)》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、专家委秘书处秘书长敖立对报告进行了解读。

报告系统总结了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(IPv6)规模部署行动计划》以来,尤其是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IPv6整体发展情况。我国 IPv6 发展点面结合深入推进,关键指标快速增长,网络规模、用户规模、流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,技术、产业、设施、应用和安全体系不断完善,发展态势不断向好。

其中,教育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升级,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快速提升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作为教育系统网络基础设施,已实现全部41个核心节点支持IPv6,接入高校2471个,国内IPv6互联互通总带宽达1.40Tbps。CERNET IPv6国际出入口带宽达80Gbps,相比2020年增长了3倍。147个“双一流”高校和704个省属高校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92.36%,新建省级教育专网同步部署IPv6。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、企业机构深度参与IPv6国际标准研制,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(IETF)推动成立源地址验证(SAVI)、互联网自治域内和自治域间源地址验证(SAVNET)等多个工作组,IPv6国际标准贡献度明显提升。清华大学以IPv6单栈为底座建设运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“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(FITI)”,开通全球首条1.2Tbps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,牵头研发的“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(SAVA)”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清华大学和赛尔网络共同建设的国内首个IPv6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,已形成培育IPv6创新产业生态的特色示范环境。